当前位置

首页 > 语言集 > 范文 > 工作总结 > 关于磨课总结

关于磨课总结

推荐人: 来源: 才华汇 阅读: 3.13W 次

总结是指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书面材料,它可以明确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少走弯路,少犯错误,提高工作效益,不如我们来制定一份总结吧。总结怎么写才是正确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磨课总结,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磨课总结

关于磨课总结1

时间过得真快,一眨眼,研修即将结束,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结束,为了更好的发展,现对我们组这次研修状况进行总结。

活动回顾:

接到磨课通知后,我们组的几个老师立刻召开会议,认真学习有关磨课的要求,课题确定后,我们围绕如何把握教学目标、教学的重难点、如何处理教材、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如何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等问题进行了多次探讨,拿出了最佳授课方案,群众制作课件,为磨课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一轮磨课结束,我们都坐到一齐交流课后的感悟,不断对教学设计进行调整,确保后一节课比前一节课有新的突破。“一磨”结束后,老师们都觉得教学过程流畅,结构层次分明,环节布局紧扣教学的重难点,但教师没有大胆放手让学生主动学习、探究,时间较紧张等,马老师提出了一个让师生互动的推荐,又花了很多时间帮我们改善课件。针对这些状况,“二磨”的教师调整了教学结构,加大了课堂容量,把课堂设计为展现学生潜力的舞台,师生互动操作恰到好处。课堂环节有条不紊,层层推进。本次磨课,我们发挥了群众的智慧,磨出教师创新思维的火花,磨出教师合作交流的默契,磨出教师把握教材的深度,磨出教师揭开教材的高度。

我们的收获:

1、磨课让我们的教学水平得以很大的提高。

磨课的过程是学习、研究、实践的过程,是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过程。要磨出精品课,就务必钻研教材,了解编者的意图,才能设计出最佳的教学方案。在磨课中,为了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我们花了不少心血,上网查找资料,撰写教案,制作课件,反复推敲,几经斟酌,深入到每一个细节。对如何调动学生的用心性、如何处理教材等,进行了反复研讨。透过互相听课、评课,取长补短,借鉴他人的优点,使自己的专业水平得到更大的提高。透过磨课,教师的教学组织潜力、应变潜力、教学创新潜力都得以提升。研修的过程就是教学潜力提高的过程。

2、磨课让我们不断地审视自我,反思不足。

磨课给教师带给了一个深入交流的平台、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最大地激发了教师参与教研的潜能。在磨课、评课、议课的过程中,真正感受到了大家对课程标准,新的教学理念知识的缺乏,好多问题可说却无法上升到理论高度。专业知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对教材深度挖掘不够,引导学生思考的活动设计较少,指导学生学习方法较少。课堂驾驭潜力、应变潜力不强等等。用这样的流程进行磨课操作,虽然这个过程需要牵扯我们太多的精力,虽然我们要克服很多困难去完成每个任务,但是,我们也在这个过程中收获的太多太多:我们用心思考后的十分有价值的备课研讨;根据自己的观课纬度用心记录、认真分析用心思考的态度;课后评议的真知灼见等等。这对于教师的锤炼,对于教师的成长,无疑是潜移默化,水到渠成的!

总之,磨课活动的开展,给许多教师带给了一个互动交流的平台,给予教师一个充分展示自我和锻炼成长的机会。我们紧张、忙碌。但我们一路走来,收获颇丰。它像一缕春风,荡涤着我们的心灵,像一股清泉,注入了新的活力。我们将以此为契机,让“差距”成为自身发展的源动力,不断梳理与反思自我,促使自己不断成长。

关于磨课总结2

作为一名乡镇的一线语文教师,我很幸运地和来自山东省各市区的课程专家、齐鲁名师、特级教师等共100名教师齐聚在美丽的泉城济南的林业大厦,带着项目办的殷切期望、牢记着自己的使命与任务,参加了本次为期10天的“山东省20xx年小学语文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的集中培训。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聆听仰慕的专家教授的讲座,与前两年我作为一名普通的远程研修学员在网络平台中认识的(其中有许多是从未谋过面的)那些令我敬佩的课程专家、指导教师一起听讲座、一起参加磨课……真令我欣喜万分。欣喜之余,我也暗下决心,一定要以实际行动借这次研修培训,加快自己的专业发展,提高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学技能、教育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特别是在我分到小语研修四组后,作为一名磨课组成员,按照“三次备课两轮打磨”的要求全程参与打磨过程,亲身经历、亲眼看到我们小组打磨的课例——《写一个自己喜欢的人》(苏教版五年级下册习作)在沈大安教授、课程专家宋道晔、孙传文老师的指导下,在执教者青岛市李沧区实验小学王春蕊老师的不懈努力下,在全组成员的群策群力下就像一株破土而出的“小苗”,一天天茁壮成长,直至“开花”“结果”。而我在这期间的收获也是很大的,其中最大的收获有以下几点:

一、理论水平得到了提升。

这次培训中,沈大安教授的专题讲座《研究学生以学定教》课程专家宋道晔老师的专题讲座《习作主题单元教学研究与实践》以及下发的专题学习材料《“写作本位”:读写观念的重构》《破解小学作文教学难的三剂良方》《为文先动情,情动而辞发》《小学基础作文,指导贵在开窍》大大提升了我在习作教学方面的理论水平。在此之前,如我这样的在农村教学的一线语文教师的理论水平往往都是亟待提高的。

二、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

亲历磨课的全程,尤其是沈大安教授、课程专家宋道晔老师、孙传文老师、刘丽萍老师的适时指导,让我真切懂得了一节好课是怎样“炼”成的。它让我懂得如何紧紧围绕研究主题,立足习作指导课的特点,从“目标的科学制定和准确表述”、“学生主体地位的充分体现”、“教师指导作用的适时发挥”到每一个“授课环节的安排”“教学策略的`正确选择”等等,都必须一一进行斟酌。而这一切,都必须在正确贯彻“语文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充分体现“以生为本”。

三、差距与不足:

这次培训,与我以前所参加的任何一次培训不同,它更真、更深、更广。正所谓“学然后知不足”,磨课过程既是一个学习、探究、实践的过程,也是一个合作交流、反思和创新的过程。尤其是像这样面对面地和我如此多知名的教授、课程专家、指导老师以及在前两年暑期远程研修中执教的老师一起切磋研究,聆听他们的精

彩报告和发言这一切,既让我受益匪浅、感动万分,又让我真切地感到了自己的差距和不足。对此,我有清醒地认识:这次短暂的磨课虽然即将结束,但我的学习才刚刚开始。我唯有充分利用这次磨课的机会,在今后漫长的教学工作中边干边学,努力弥补自己的不足,促进自己的专业化发展。同时我也会把这次磨课中所学到的通过向多种方式传达到全校的每个语文老师。因为我深知: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

关于磨课总结3

岁月如斯夫,不舍昼夜,磨课活动已圆满结束。回首磨课活动,感慨万千,受益良多。现梳理思绪,反思自我,期待提高。做学问有三重境界,我们的磨课活动经历了三个阶段,如大浪淘沙,最终洗尽铅华,凸显真淳。

一、磨课初期——山重水复疑无路

接到磨课任务,有几分神秘,又有几分迷茫,不知道磨什么,怎么去磨,感觉山重水复,却找不到出口。我们磨课组的全体老师经过观看视频,阅读磨课的有关要求,共同讨论、相互学习,慢慢地明白: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教师们需要有课例的专业引领而非专家纯粹的理论指引,而“磨课”正是专业引领、同伴互助和自我反思这三位一体的综合体现,是帮助教师提升和发展业务能力的有效途径。为此,磨课组召开了一次会议,讨论确定磨课的内容、研究的问题,确立执教人,制定磨课计划,知晓操作过程。

我们磨课的内容是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题目为《酸的和甜的》,这是一篇以连环画形式呈现的课文,是一篇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由于谢芳老师长期从事低年级语文教学,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我们一致推选谢老师来执教这节课。通过磨课来探究在阅读中识字的一般流程,探寻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二、磨课中期——为伊消得人憔悴

磨课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否定自我、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是一个反复打磨、反思,让一颗沙粒变成珍珠的过程。自从制定磨课计划之后,全组的老师都异常地忙碌,既要备课上课完成教学任务,又要处理日常琐事,关注学生的情况,还要参加磨课活动,真个是为伊消得人憔悴,可是衣带渐宽终不悔。我们重视每一个环节,关注每一个细节,扎扎实实做好每一项工作。

1、线上教案修改——读你千遍不厌倦

谢老师基于个人经验,发布了自己的教案。教案发出后,我们一遍遍地阅读教案,一遍遍地重读教材,尽量让教案和教材相契合,然后字斟句酌,展现自己的`课堂构思,提出自己的教学见解。

2、线下磨课研讨——删繁就简三秋树

线上教改修改后,在研修组长杨主任的带领下,我们针对谢老师的教案进行了线下磨课研讨。大家各抒己见,最后就教学目标和教学流程达成共识。原设计的第二、三教学目标的主语是老师,不符合要求,将主语改成学生;原设计的教学目标的第三点正是本节课的学习难点,应在学生充分识字学问的基础上再突破比较好,将原设计的教学目标的第三点“通过读书,从而悟出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放到第二课时完成。原设计的教学流程个别环节不流畅,结合修改后的教学目标将教学流程进行了调整,大致分为四步:故事导入,随题识字;初读课文,感知生字;图文结合,随文识字;生字复现,指导写字。

3、第二次备课——千锤万凿出深山

文章不厌千回改,磨课在于千遍磨。根据大家的建议,加上自己的推敲思考,反复打磨,谢老师进行了第二次备课,无论是教学环节的设计,还是教学方法的选择,无论是提问的预设,还是学生学习的调控,谢老师事无巨细,做到心中有数。

4、观课准备——众人拾柴火焰高

9月28日,我们组全体成员聚在一起,共同讨论观课的有关事宜。经过商议、讨论,确立了观课的角度。为了观课更加科学合理、易于操作,我们还制定出观课表格。主要从随文识字教学的一般流程、识字教学的目标达成度、在阅读中识字教学策略、教师的课堂提问、学生的学习活动等几个方面观察,老师们根据自己的观课角度,精心做好准备,熟悉操作步骤,做好详细记录,掌握第一手资料,便于总结与分析

5、上课——领异标新二月花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对有创意的表达应予鼓励”。谢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时时关注学生,注重教给学生方法。体现出许多亮点。

如:平时生活中你还在哪儿还见过这个“酸”字?可以看出谢老师注意引导学生生活中识字在教“串”字时,利用字理识字,使学生感受到汉字的奇妙。抓住本课几个带有反犬旁的字,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字的特点,并着重指导写好带有反犬旁的字。这样的设计可以提高识字的效率,做到了生本高效。注意词语的积累。本节课学生积累到的词语不少,如:自欺欺人,垂涎三尺,道听途说,迫不及待。学生的收获是多方面的。用删减的办法引导学生感受词语表情达意的妙用。根据文本的特点,采用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方法,不仅有利于积累语言,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情趣。

6、观课评议——大珠小珠落玉盘

评课是磨课活动的重要环节,观摩了谢老师执教的《酸的和甜的》一课后,在杨主任的精心组织下,及时召开了观课评议会。大家坦诚相待,相互评议,相互学习,相互交换意见、心得、体会。大家就自己的观课角度,依据课堂记录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形成观课报告。大家的发言如大珠小珠落玉盘,形成一曲和谐的乐曲。

三、磨课后期——吹尽狂沙始到金

经过千淘万滤的辛苦,才有收获真金的喜悦。全组老师参加了听课和研讨评议活动,一致认为谢老师能围绕研究主题和学科目标,把握教学起点,在预设中生成,展示了一节精彩的课堂。指导老师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教海探航路漫漫,“磨”你千遍不厌倦。“磨课”,是精益求精的教学历程和反思,更是充满智慧的教学实践和创新。一次次修改,一次次反思,一次次更新,一次次收获,在困苦与彷徨中,在希望与欣赏中,磨去了认识的肤浅,磨出了把握教材的深度和高度;磨去了简单和粗糙,磨出了课堂的精致与灵动!

关于磨课总结4

时光如梭,转眼间本次研修即将结束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沿着专家的引领一个专题一个专题的学习,最后进入并完成了磨课环节。整个磨课过程,我们研修组全体成员精诚团结,人人参与,用心行动。于晓梅老师认真专研、谦虚好学,上出了一堂精彩课;仇立运老师身先士卒、精益求精,写出了一篇篇高质量随笔;孔青老师级部工作繁忙,可磨课任务一样都没落下;颜景军、郭延法老师随笔感悟多篇被推荐;毕孝丽、陈国珍老师带病坚持学习;郭淑华老师家中老人生病,她白天工作、学习,晚上照顾老人,整个人明显消瘦许多;毕文凤、荀春莲、孙月梅老师深夜还在办公室忙碌……整个磨课过程老师们都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每个人的认真、敬业、独到的见解无时无刻不在让我们感动着。真是“为磨精课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一路走来,我们收获颇多。

一、领导高度重视,计划制定周密。

从这次研修的第一天开始,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个性是磨课节,学校领导用心参与研修组的磨课活动,组织召开准备会,调拨专业技术人员全程进行配合帮忙。研修组制定了周密、详细的磨课计划,从磨课资料、磨课目标、研究重点、磨课时间、磨课形式等方面思考,根据实际需要各项任务分工到人,确保了计划的稳步进行。

二、磨课过程规范,保证研修效果。

磨课伊始,我们清晰的认识到,对教师来说,磨课的过程既是一个学习、探究、实践的过程,也是一个合作交流、反思和创新的过程,更是一个专业素养提升的过程。我组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对磨课资料进行反复研讨,经常聚会碰头,探讨遇到的问题。组长每一天检查磨课进度,出现问题及时解决。整个磨课过程,全组教师群策群力,开展的扎扎实实,即使国庆假期期间,老师们也没有休息,一向坚持磨课。正是有了这样规范的磨课过程,才会有良好的研修效果。

三、内化践行创新,提高专业素养。

教学之路是漫长而久远的,我们只有不断学习,开拓进取,努力钻研,不断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才能成为学校的常青树。只有具备了扎实的专业文化知识,才能在教学中站得高望得远,才能准确的评价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并适时调整教学,才能面向全体学生并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无容置疑,这次磨课是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绝佳机会。

磨课让教师及时发现问题、研讨问题、解决问题,将教育理论转化为成果。透过磨课,教师对新纲要的理念把握更准确,对教材的剖析更深刻。透过磨课,教师的教学组织潜力、应变潜力、教学创新潜力都得以提升。

结合这次磨课,学校组织了大面积听课活动,我们惊喜的发现,每位教师的教学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评课时,老师们认为自己的业务提升应归功于这次磨课的磨砺。仇立运老师感慨:“研读让我们充实,打磨让我们提升;研读让我们完善,打磨让我们超越。一次充实,一次收获;一次打磨,一次促进;一次完善,一次反思;一次超越,一次成长!我们成长着,我们快乐着,我们幸福着!”毕文凤老师总结:“透过这次磨课学习,丰富了我的教育思想,开阔了我的眼界和工作思路,提升了我的教育理念和思想境界,更激发了我教好语文的`热情和信心,我会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一路前行。”青年教师于晓梅说:“磨课之于青年教师,好比磨刀石,它会使你快速地磨出锋利的‘宝剑’;好比拐仗,它会助你快速成长和独立;好比镜子,它会照见自己的不足,使你更趋于成熟。磨课是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最便捷、最有效的途径。”中年教师毕孝丽说:“磨课使我增长了见识,更新了教学理念,最大限度的提高了自己,感谢这次磨课动,透过磨课学习,深感在新的形势下自己存在的不足。今后我还要继续努力,把磨课中学到的理论知识消化吸收,应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去,不断的更新教学观念,精心设计每一节课,努力打造生本课堂。”

这次的磨课活动即将落幕,但我们对教学的思考远没有结束,“磨课”将成为日常教学中的常态活动,我们对教学技艺的打磨和对高效课堂的追求仍将继续。

关于磨课总结5

通过我们组成员的相互讨论得到掌握2、5的倍数的特征不是本节课的唯一目标,在制定目标的时候,还从数学研究方法这个方面着手,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更注重让学生了解科学的数学研究的过程。我们知道,一堂课的知识目标是很容易达成的,但是如果要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或科学的研究方法,往往会给我们一线教师带来很多困难。但牛老师正确的教学观念,恰当的教学设计,使课堂生动活泼,成效显著。主要体现了以下几个优点:

一、 正确的教学观念

本节课教学,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改变了概念教学中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采取从“扶”到“放”的教学方法。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自主探究,讨论交流;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学习方法的指导也很到位。数学方法的教学会让学生感受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数学研究的方法就在平时的学习中,并不神秘,这为学生以后的数学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合理的教学设计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经历观察、归纳、类比、猜想、交流、验证、反思等数学活动,获得基本

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习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当学生出现疑难问题或意见不一时,通过小组或集体讨论解决,教师发挥引导的作用,消除学生的.疑惑;多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练习中获得不同的发展,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教学环节环环相扣

各个环节之间能够水到渠成,环环相扣,体现出知识之间的生成。每个环节不会显得突兀,给人一种浑然一起的感觉。每个环节之间又有相应的重点内容,显得比较紧凑。

四、精心选题,发挥习题的探索性和趣味性

习题的设计力争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体现趣味性、基础性、层次性、灵活性、生活性。本节课牛老师设计的练习题有巩固练习的基本题和利用2、5倍数的特征灵活解决问题的习题。充分让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总之,通过牛老师这节课的教学,使我认识到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也是一个活泼的、主动的、丰富多彩的活动空间。

关于磨课总结6

进入20xx年x月中旬,我们参与远程研修的小学语文教师进入磨课活动,由郭娟老师执教的四年级阅读教学课《长城》。接到通知后,研修组的全体老师十分珍惜这次机会,对郭老师执教的这一课教学设计进行了修改,提出了合理化的推荐,进行了课堂观摩、评课议课。在一次次思考交流碰撞中,大家收获多多。

一、总体感觉:

按照三次备课,两次打磨的要求,用心开展了教学研讨专题活动,集中解决教学问题,有效促进打磨计划的顺利实施。郭娟老师认真完成了三次备课(基于个人经验、基于同伴互助、基于教学反思)的教案;针对两次打磨状况,老师们整理出个人反思;两次打磨后,进行了上课,并上传教学实录。全组教师认真参与研课打磨、观课评课等活动;根据分工进行观课评课,合作完成观课报告,并已上传;磨课即将结束,教师们已经感受到成长的快乐。透过这次课例打磨,提高了研修组全体成员的教研水平。其中具体的磨课过程最为重要,需要密切合作,集思广益。

二、关于备课

基于第一次备课,郭娟老师在研修小组成员的帮忙下执教了这节课。课后,我们召开了备课小组会议,用心聆听了大家的评课意见和推荐:课堂上容易受教案的束缚,教师的评价不及时,应对学生的生成,不能也不敢及时巧妙地点拨和引导,总怕节外生枝,影响整个教学的过程。于是,根据课堂上的生成,我们对教学目标的设计作了修改,重新确立了1

教学重难点,调整了部分教学环节,随后进行了第二次备课并在同组成员的分工观课中执教了第二次课……

三、关于上课

上课的重、难点把握准确,“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时间安排合理。在大容量的课堂资料中,能清晰、明确重难点操作流程。使“重、难”点能充分被消化、理解和吸收。每个环节设计合理,贴合文本及文本延伸,紧紧围绕文本展开教学环节。并且前一环节为后一个环节做铺垫,层层展开。环节与环节之间过渡连贯,流畅,整堂课如行云流水,滴水不漏,完美结合。

1、适当取舍,选准教学切入点,以诵读为本。这篇文章很长,教学中不可能面面俱到。我着重抓住“城墙外沿”“垛子”“瞭望口”“射口”“城台”这些词语展开教学,从柳树的外形和生长经历引导学生直奔重点,阅读文本、深究文本,层层深入,以诵读为本,引导学生读出语言、读出形象、读出体验、读出情感、读出方法。

2、2、推敲词句,体会语言的内蕴。帮忙学生感受柳树的形象时采用了灵活的方法:有让学生体会,像“嘉峪关”的高度;跟已有生活经验楼的“高度”比较,把“长城的长度”跟平时常见的“距离远度”比较。3、汉语独具的个性魅力也决定了“悟”这一独具汉民族特色的思维方式。“悟,是一种省去繁琐逻辑推理过程,在经验范围内作出综合性、直接性、快速性结论的体悟式思维。”(引自董丽芳《我们就应如何感知文本》)透过语言文字品读,在语言的基础上,感悟文学,与作品共2

鸣,触摸作者受震撼的心灵,进而去感悟万里长城留给后人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去感悟顽强毅力和韧劲与艰难环境作抗争的人生哲理,最终得到情感熏陶,得到思想启迪。从而实现师生与文本、与作者之间的心灵对话

四、关于听课、评课环节。

目的在于共同感受课堂的“精彩”和“困惑”,解决课堂教学的实际问题。听课时观课分工要明确,设计观察量表。评课不仅仅要评出优点,更要指出不足推荐。

四、关于磨课。

磨课是指教师与其他成员围绕实践课不断地切磋——商讨——设计——实践——反思——修改——再设计——再实践——再总结。磨课的着眼点是让教师感受到从备课到课后总结全过程的.精细化研究,需要教师活跃的思维,丰富的知识储备,敏锐的观察力,懂得教育心理学,有敬业的精神,让教师实实在在体会到教学中的问题是如何产生的又是如何解决的。大家透过反复磨课后,教研水平有很大的提高。

五、教学反思。

反思的主要资料为教学设计是否切合实际,行之有效;教学行为是否贴合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是否解决现实问题等。教学精彩之处是:

1、精心设计,找准解读的突破口。“与文本的深入对话。”不是引导学生逐字逐句的品味、咀嚼。而是找准解读文本的突破口。如教学3

时,抓住重点句子引导学生反复读、反复体会,感受到青海高原这株柳的顽强的生命力。

2、精简环节,以读代讲。精简教学环节,真正的把时间还给学生。学习重点句子与欣赏精美图片相结合,透过朗读理解青海高原这株柳的神奇之处。

总之,我们深刻体会到磨课的过程,是与文本对话的过程;是对课程标准重新解读的过程;是与同事交流的过程;是分析学情的过程;是联系社会生活实际的过程;是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过程;是课程整合的过程;是教法学法的最优化选取的过程。就在这一次次的“磨”中,更新了我们老师的教学理念,优化了教学过程和环节,深化了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更营造出了浓郁的教研氛围,促进了教师的成长,磨出了教师的勇于创新、勇于实践、大胆探索的精神。

关于磨课总结7

进入20xx年10月中旬,我参与了小学数学教师分散远程研修,进入磨课阶段后,研修组长组织全体老师召开了第一次磨课会议,制定出了切实可行的磨课计划,大家一致决定推选刘春慧老师执教《平行与相交》。对刘老师执教的这一课教学设计,人人进行了修改,提出了合理化的推荐,执教人认真完成了三次备课;并上传了教学视频。全组教师全程认真参与研课打磨、观课评课等活动;根据分工进行观课评课,合作完成观课报告。磨课即将结束,在一次次思考交流碰撞中,我收获颇多。

首先,同心协力巧设计。本次我们组磨课的资料是小学三年级上册《平行与相交》。在确定了教学资料后,先有执教老师基于个人经验提交备课,全组成员对首次教案各抒己见,直言不讳,本着精益求精的目的,辩论了对这一节课的看法和有效设计想法,并及时提交了修改稿。足见大家对这个教学资料都作了详细的解读和精心的构思。在此基础上执教教师深入研究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认知情愫,精心创设活动情境,有效地开展教学。大家真诚的相携,为后面的磨课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关注学生促发展。不容置疑,学生是最需要被关注的,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学。二次备课中,执教教师接纳小组成员的推荐,找准知识建构点,对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习惯等做了深入的了解,确定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解读生活中的平行与相交现象的教学思路恰到好处。

再次,反思不足,提高磨课效率。教学永远是一门有遗憾的艺术。单就课堂展示而言,教师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出发,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让学生始终带着问题探索知识,结构清晰,层层深入,使教学过程紧凑而且环环相扣,有效地到达了教学目标。但不足也是存在的`,于是利用课后时间用心进行教学反思。让上课与自主反思交互发展,螺旋上升。长期坚持下去,相信每位老师都能成为一流教师,教出让社会、家长满意的学生。由此,我们也觉悟到,磨课的内涵,课堂上需要打磨的东西很多很多,教学需要全方位的打磨。

整个磨课过程老师们都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每个人的认真、敬业、独到的见解无时无刻不在让我们感动着。真是“为磨精课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一路走来,我们收获颇多。无容置疑,这次磨课是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绝佳机会。

关于磨课总结8

一节好课是需要不断打磨的,正如一篇好文章需要反复修改一样。每一次磨砺的过程,都会有新的发现,新的进步,新的收获。在参与此次磨课中,我们一起经历了三次备课两次讲课的全部历程。与刘桂芳、陈娜两位老师的共同磨课中,我从这两位老师,以及参与磨课的其他老师身上学到了很多。现总结如下:

一、磨课让我学会了深思熟虑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不仅要认真分析学情特点、找准文章的重难点,制订切实有效的教学目标,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还要合理分配师生活动时间,教给学生识字、阅读或写作的方法,把握课件和板书呈现时机,指导学生感情朗读,保证课堂练习时间等。因此,课前教师的预设一定要充分合理,各方面都考虑比较细致周全,课堂上才会真正做到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二、磨课让我学会了课堂观察

以前,我听公开课或教研课,总是很随意,而且喜欢面面俱到,无论什么都关注,结果什么都不精,什么都不强。一节课下来,试问自己从中学到了什么,明显感觉不知所以然。通过磨课活动,我知道教师带着自制的观课量表进入课堂,包靠小组观察课堂,从而有针对性地参与观课评课活动。教师观课评课都可以更专业一点,不致于“眉毛胡子一把抓”而顾此失彼,同时也避免出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怪现象。

三、磨课让我学会了团结协作

磨课是群组性的备课、上课、观课、评课、反思、总结研讨活动,需要万众一心的团队精神和九九归一的小组凝聚力。拿我们小组来说吧,我们组内所有成员,经常会聚在两位讲课老师的办公室,讨论教学方式,一起解决问题。经常就一个小问题展开讨论,直到解决为止。为了保证整个磨课计划任务有序进行和有效传达,我们有正式的观课备会、观课分工会、课后评议会。每天,我都像小蜜蜂一样勤勤恳恳、忙忙碌碌,但累有所值,累有所乐,每天总是过得很充实。

四、磨课让我学会了美丽转身

磨课其实是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虽然我这次没有承担具体的上课任务,但每天的课堂教学,我从不敢马虎大意、得过且过,总是力求在教学目标上大胆变革,在教学方法上灵活多变,在课堂导语上有所创新,在问题设计上讲究层次,在师生活动上有所侧重,在练习设计上有所预设。磨课,让我关注到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让我不再拘泥于完成“教课文”的教学任务,让我更加从容、优雅地朝着“教语文”的方向转身,再转身。

关于磨课总结9

研修立刻就要结束了,回首这一个多月的紧张的研修经历,我感到我获得了很多很多的东西。

从大的方面来说,我经历和老师们合作学习,共同研讨从而在认识上我明白团队的力量是我们进步和教学水平和潜力提高的能源。在研讨中,我们老师的知识经验,思想方法进行交流和相互的碰撞,从而使我们在这种交流和碰撞中激发了灵感,剧烈的触动了我们的心灵,使我们在教育教学中的思想认识有了巨大的提高。经过研修,我们真正的认识到和体会到学生是我们教学的主体,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的引导和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在学习活动中使学生感受到自己能够学,而且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主动去探究,学会主动学习。我想这是我们教育孩子的最终目的,而不是教授孩子课本上简单的知识。

从小的方面来说,经过研修,我认识到数学计算教学不是简单的方法的教授和反复的机械的训练,而是要使算法和算理的有效的结合,透过算理进行算法的教学从而使学生真正的理解和掌握计算的方法。透过研修,我认识到得数学概念的教学,不是让学生像鸭子吃蜗牛那样,简单的去记忆和背诵相关的数学的概念,而使的`我们的数学看上去显得那样的食而无味,而是使学生的在生活中的经验的基础上去了分析总结,从而得出相关概念和定义。学生对于概念和定义的掌握不是去背诵而是去应用。透过研修,我认识到了数学教学不就应使学生感受到枯燥无味,而是使学生在快乐中去学习,在学习中去感受探究的乐趣,体验成功的乐趣。透过研修我明白了学生的快乐学习需要学生在生活中,在学习中去积累相关的学习经验,活动经验,从而使学生真正的会学习,乐于学习。而这个学生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需要我们持续的去关注和实施。透过研修我明白了数学模型的建立使学生解决数学应用题的关键。透过研修我更是掌握和亲身经历了磨课过程,从而在整个磨课过程中我受益匪浅。

关于磨课总结10

研修磨课阶段马上就要结束了,回首这一段时间的紧张经历,我组的收获颇多。

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数学组成员积极学习有关磨课的相关资料,制定计划、确定课题、制定观课观察点。全体成员群策群力,积极备战。

研修磨课让我经历了与老师们合作学习、共同研讨的过程,让我明白了团队的力量是我们进步和能力提高的源泉。在研讨中,我们老师的知识经验、思想方法进行相互的碰撞,从而使我们在这种交流和碰撞中激发了灵感,剧烈的触动了我们每个人的心灵,使我们对教育教学的思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经过研修磨课,使我真正的认识到要磨出一节好课,只有通过无数次的试教,不断的修改,反思才能成为一堂高效的优质课。而正是一次次地试教,一次次的与个性完全不同的学生个体进行交流,真切感受到了课堂教学的生成性本质,才一次次地发现自己在教学修行的不足与苍白。

反思后,我认为我们在近期的磨课活动中有以下收获:

1. 导课形式要简洁、新颖,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节课利用仲秋节的月饼引入,郭老师在讨论过程中,引入了古诗思想和分享思想。

2利用多媒体,使学生接触到的知识更立体,更直观,更生动,特别是在练习环节,用多媒体展示练习题高效节时。

3. 注意让学生主动探索,更要注重课堂的生成与学生间的交流,学生的互动在剪纸环节展现的.淋漓尽致,互动有助于学生感情升华。

4. 充分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这一理念,使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分数的认识增加了学生的认知领域,开劈了新的数学天地。

5. 教师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有较高的驾驭课堂的能力,在磨课时,好多老教师的教学艺术魅力感染着我们年轻教师。

这次磨课,我们累并快乐着,我们收获着互动带来的成绩,感受着集体成就完美的力量。

关于磨课总结11

好事多磨,好课也要多磨才精。自从磨课学习以来,我们组的老师们对《凸透镜的成像规律》一课,进行了备课——打磨——再备课的过程。通过备课研讨、修改教案、观课评课、总结反思,一路走来,收获颇丰。

磨课,磨得不仅仅是一节课,而是一种教研的氛围,一种教学的严谨。研修组制定了周密、详细的磨课计划,从磨课内容、磨课目标、研究重点、磨课时间、磨课形式等方面考虑,根据实际需要各项任务分工到人,确保了计划的稳步进行。磨课伊始,我们清晰的认识到,对教师来说,磨课的过程既是一个学习、探究、实践的过程,也是一个合作交流、反思和创新的过程,更是一个专业素养提升的过程。我们讨论教材时,不同的理解,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教学效果,使教师们深切感受到研究教材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磨课指导我们精选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从教学中更能使教师感受到以生为本的重要性,更能发现自身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磨课让老师们被捆到了一起,每一轮尝试下来,大家都要细致地分析问题,寻求对策,思想不断受到碰撞,气氛活跃;磨课让教师个体的行为变成了群体的行为,工作方式由封闭走向了开放,在强调发挥集体智慧的同时,又提升了教师个人的主体感悟。

研修让我们充实,打磨让我们提升;研修让我们完善,打磨让我们超越。通过磨课学习,深感自己存在的不足。今后我还要继续努力,把磨课中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去,不断的更新教学观念,精心设计每一节课,不断努力,不断琢磨,不断改进,争取做得更好。

磨课总结反思

回首研修经历,通过磨课我们每一个成员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我感到我获得了很多很多的东西,现总结一下几点。

1、通过磨课,我们清晰的认识到,对教师来说,磨课的过程既是一个学习、探究、实践的过程,也是一个合作交流、反思和创新的过程,更是一个专业素养提升的过程。我们组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对磨课内容进行反复研讨,探讨遇到的问题。出现问题及时解决。整个磨课过程,全组教师群策群力,开展的扎扎实实,正是有了这样规范的磨课过程,才会有良好的研修效果。

2、在磨课的过程中,我和老师们合作学习,共同研讨从而在认识上我明白团队的力量是我们进步和教学水平和能力提高的能源。在研讨中,我们老师的`知识经验,思想方法进行交流和相互的碰撞,从而使我们在这种交流和碰撞中激发了灵感,剧烈的触动了我们的心灵,使我们在教育教学中的思想认识有了巨大的提高。经过研修,我们真正的认识到和体会到学生是我们教学的主体,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的引导和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在学习活动中使学生感受到自己能够学,而且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主动去探究,学会主动学习。我想这是我们教育孩子的最终目的,而不是教授孩子课本上简单的知识。

3、教学永远是一门艺术。单就课堂展示而言,教师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出发,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让学生始终带着问题探索知识,结构清晰,层层深入,使教学过程紧凑而且环环相扣,有效地达到了教学目标。但不足也是存在的,于是利用课后时间积极进行教学反思。让上课与自主反思交互发展,螺旋上升。长期坚持下去,相信每位老师都能成为一流教师,教出让社会、家长满意的学生。由此,我们也觉悟到,磨课的内涵,课堂上需要打磨的东西很多很多,教学需要全方位的打磨。

总之,这次磨课活动促进了我们研究能力的提高,提高了教师专业化的水平,对教师队伍的建设特别是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将起到深远的影响。“磨课”活动虽然暂时告一段落,但我们的思考和研究将在新的起跑线上开始。

关于磨课总结12

转眼间,磨课工作已进入尾声,回首这段时间以来的研修历程,感觉既紧张又充实。因为今年接手一年级,小朋友刚入学,许多习惯要培养,所以作为一年级的老师自然要多说多做更辛苦一些。但是对我来说珍贵的研修就像是免费的加油站,又怎能轻易放过?所以一处理完教学方面的工作,我就激情满怀一头扎进工作室去吸收营养大餐,一直忙到深夜不舍得离开。

在群组磨课环节,我们组刘明红老师执教了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烙饼问题》一课,从选题到备课、上课、评课、反思各个环节我们组老师积极参与集思广益,用集体的智慧解决一个个难题,打造成一节精品课,不仅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掌握了新知识,更加感受了数学思维方法,提高学生在生活中自觉应用数学思维方法解决现实问题的意识。通过本次课例打磨,我对一堂好课又有了新的认识。从过程来讲需要着力打造以下三个环节:

一、精彩导入。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对于一堂课的教学来说,导课环节能抓住同学们的兴趣,激发思维的热情,就算是一个成功的开端,这样的一个环节就已经能让师生从心理上轻松愉快的进入后面的探究环节,可以说是取得了成功的一大半。本次的磨课环节,刘老师对烙饼策略做的导入设计,就很好的展示了这样一种导入。

二、夯实过程。新的教育理念指导我们的教学一定要转变教育观念,发挥教师主导,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思考、交流,合作探究问题。教师不再是课堂上的主讲,留给学生探索发现的机会,允许学生出错,允许学生从错到对,从不会到会,学生的错误可以看成是课堂生成的宝贵资源,使教师的引导更加有的放矢。我们群组磨课,刘老师安排学生对重点的突破完全采用小组合作探究,当学生出现错误的时候,让学生对思维冲突充分讨论,得出正确结论,再次利用小组合作巩固、引用最佳烙饼方法,并探索多张饼的不同烙法。得出规律并应用规律,指导生活。整个过程完整连贯。

三、巧妙练习。通过本次磨课学习,我认识到了,今后的练习绝不能像以前那样完成几道练习题就是达到目标了,应该注意通过巧妙地设置练习不仅让学生巩固技能应用知识,更重要的是感受数学思想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例打磨充分突出了学生感受数学思维方法的训练,这也是我今后课堂上努力的方向。总之,在本次的研修学习中尽管忙碌,但是忙碌中满是收获。

关于磨课总结13

时间过得真快,一眨眼,研修即将结束,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结束,为了更好的发展,现对我们组这次研修情况进行总结。

活动回顾:

接到磨课通知后,我们组的几个老师立刻召开会议,认真学习有关磨课的要求,课题确定后,我们围绕如何把握教学目标、教学的重难点、如何处理教材、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如何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等问题进行了多次探讨,拿出了最佳授课方案,集体制作课件,为磨课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一轮磨课结束,我们都坐到一起交流课后的感悟,不断对教学设计进行调整,确保后一节课比前一节课有新的突破。“一磨”结束后,老师们都觉得教学过程流畅,结构层次分明,环节布局紧扣教学的重难点,但教师没有大胆放手让学生主动学习、探究,时间较紧张等,孙加波老师提出了一个让师生互动的建议,又花了很多时间帮我们改进课件。针对这些情况,“二磨”的教师调整了教学结构,加大了课堂容量,把课堂设计为展现学生能力的舞台,师生互动操作恰到好处。课堂环节有条不紊,层层推进。本次磨课,我们发挥了集体的智慧,磨出教师创新思维的火花,磨出教师合作交流的默契,磨出教师把握教材的深度,磨出教师揭开教材的高度。

我们的收获:

1、磨课让我们的教学水平得以很大的提高。

磨课的过程是学习、研究、实践的过程,是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过程。要磨出精品课,就必须钻研教材,了解编者的意图,才能设计出最佳的教学方案。在磨课中,为了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我们花了不少心血,上网查找资料,撰写教案,制作课件,反复推敲,几经斟酌,深入到每一个细节。对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何处理教材等,进行了反复研讨。通过互相听课、评课,取长补短,借鉴他人的优点,使自己的专业水平得到更大的`提高。通过磨课,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应变能力、教学创新能力都得以提升。研修的过程就是教学能力提高的过程。

2、磨课让我们不断地审视自我,反思不足。

磨课给教师提供了一个深入交流的平台、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最大地激发了教师参与教研的潜能。在磨课、评课、议课的过程中,真正感受到了大家对课程标准,新的教学理念知识的缺乏,好多问题可说却无法上升到理论高度。专业知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对教材深度挖掘不够,引导学生思考的活动设计较少,指导学生学习方法较少。课堂驾驭能力、应变能力不强等等。用这样的流程进行磨课操作,虽然这个过程需要牵扯我们太多的精力,虽然我们要克服很多困难去完成每个任务,但是,我们也在这个过程中收获的太多太多:我们用心思考后的非常有价值的备课研讨;根据自己的观课纬度用心记录、认真分析积极思考的态度;课后评议的真知灼见等等。这对于教师的锤炼,对于教师的成长,无疑是潜移默化,水到渠成的!

总之,磨课活动的开展,给许多教师提供了一个互动交流的平台,给予教师一个充分展示自我和锻炼成长的机会。我们紧张、忙碌。但我

们一路走来,收获颇丰。它像一缕春风,荡涤着我们的心灵,像一股清泉,注入了新的活力。我们将以此为契机,让“差距”成为自身发展的源动力,不断梳理与反思自我,促使自己不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