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古诗词 > 经典诗词 > 诗词名句 > 道人庭宇静,苔色连深竹。

道人庭宇静,苔色连深竹。

推荐人: 来源: 才华汇 阅读: 3.1W 次

出自唐代柳宗元的《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道人庭宇静,苔色连深竹。
汲井漱寒齿,清心拂尘服。
闲持贝叶书,步出东斋读。
真源了无取,妄迹世所逐。
遗言冀可冥,缮性何由熟。
道人庭宇静,苔色连深竹。
日出雾露馀,青松如膏沐。
澹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汲来清凉井水漱口刷牙,心清了再拂去衣上尘土。
悠闲地捧起佛门贝叶经,信步走出东斋吟咏朗读。
佛经真谛世人并无领悟,荒诞之事却为人们追逐。
佛儒精义原也可望暗合,但修养本性我何以精熟。
道人禅院多么幽雅清静,绿色鲜苔连接竹林深处。
太阳出来照着晨雾余露,苍翠松树宛若沐后涂脂。
清静使我恬淡难以言说,悟出佛理内心畅快满足。

注释
⑴诣(yì):到,往。超师院:指龙兴寺净土院;超师指住持僧重巽。禅经:佛教经典。
⑵汲(jí吉):从井里取水。
⑶拂:抖动。
⑷贝叶书:一作“贝页书”。在贝多树叶上写的佛经。因古代印度用贝叶书写佛经而得名,又叫贝书。
⑸东斋(zhāi)指净土院的东斋房。
⑹真源:指佛理“真如”之源,即佛家的真意。了(li?o):懂得,明白。
⑺妄迹:迷信妄诞的事迹。
⑻遗言:指佛经所言。冀:希望。冥:暗合。
⑼缮性:修养本性。熟:精通而有成。
⑽道人:指僧人重巽。缮:修持。
⑾膏:润发的油脂。沐(mù木):湿润、润译。
⑿澹(dàn)然:亦写作“淡然”,恬静,冲淡,宁静状。
⒀悟悦:悟道的快乐。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到超师院读佛经的感受,其主要内容是:清晨早起,他到住地附近一个名叫超的僧人(师)的寺院里去读佛经,有所感而写下这首五古情诗的文章" target="_blank" >抒情诗,既表达了他壮志未已而身遭贬谪,欲于佛经中寻求治世之道的心境,又流露出寻求一种超越尘世,流连于冲淡宁静的闲适佳境的复杂心情。

头四句总说“晨诣超师院读禅经”。诗人把研读佛典安排在一天中最宝贵的时刻。“汲井漱寒齿,清心拂尘服。”清晨早起,空气清新,以井水漱牙可以清心,又弹冠振衣拂去灰尘,身心内外俱为清净方可读经。可见用心之虔诚,充分表现了诗人对佛教的倾心和崇信,其沉溺之深溢于言表,不啻教徒沐浴更衣以拜佛祖。“闲持贝叶书,步出东斋读。”贝叶书简称贝书,佛经之泛称。古印度人多用贝多罗树叶经水沤后代纸,用以写佛经,故名。一个“读”字,是全诗内容的纲领;一个“闲”字,是全诗抒情的主调。诗人贬居永州,官职虽名曰“永州司马员外置同正员”,但只是个“闲官”而已。闲人闲官闲地,无政事之烦扰,亦无名利得失之拘牵,正是难得清闲,正好信步读经。就读经来说,闲而不闲;就处境而言,不闲而闲,其复杂心情曲曲传出。

中间四句承上文“读”字而来,正面写读“经”的感想。这里有两层意思:前二句“真源了无取,妄迹世所逐”,是说书中真意不去领悟,妄诞之言世所追逐。诗人以自身崇信佛学的正确态度讽喻世俗之佞佛,即对于佛经中的真正本意全然不去领悟,而对于书中一切迷信荒诞的事迹却又尽力追求而津津乐道。正如诗人在《送琛上人南游序》中所批评的那样:“而今之言禅者,有流荡舛误、迭相师用,妄取空语,而脱略方便,颠倒真实,以陷乎己而又陷乎人。”(《柳宗元集》卷二五)言下之意正好表明自己学习佛经的正确态度和对佛经的深刻理解。后二句转写对待佛经的正确态度。“遗言冀可冥,缮性何由熟”,意思是说:佛家遗言值得深思,修养本性怎能圆熟?“冀可”是希望能够的意思。言佛教教义艰深,必须深入钻研思考,如果只用修持本性去精通它,是不可能达到精审圆满的目的的。言下之意是说:愚妄地佞佛不足取,只有学习它于变革社会有益的内容才算真有所得。这反映了诗人对佛教教义及其社会作用的主观的特殊理解。对此,诗人也有批评说:“又有能言体而不及用者,不知二者之不可斯须离也。离之外矣,是世之所大患也。”(《柳宗元集》卷二五)联系诗人在对待佛教问题上与韩愈的辩论就更清楚了。韩愈辟佛,是热心张扬“道统”的儒学家,主张对僧侣“人其人,火其书”;而柳宗元却认为在佛教教义中包含着与儒家圣人之道相通的有益于世的内容,否定“天命”的主宰。诗人自以为对佛教的精义和作用已有深刻的领会,殊不知结果不是他利用佛教以济世,而是佛教利用他作了宣传宗教唯心主义和宗教迷信的工具;而他自己最终也陷入了佛教识破尘缘、超脱苦海的消极境地。

末六句承上文“闲”字而来,抒发诗人对寺院清净幽闲的景物的流连赏玩,到了忘言的境界。这里也写了二层意思:前四句写景,后二句抒情。先看前四句:“道人庭宇静,苔色连深竹。日出雾露余,青松如膏沐。”意谓超师寺院何其幽静,苔色青青连着翠竹。旭日东升晨雾滋润,梳洗青松涂以膏沐。“道人”实指“超师”,“庭宇”呼应“东斋”,既言“步出”则寺院环境尽收眼内,一个“静”字总括了它的幽静无声和诗人的闲适心境。是景物之静,也是诗人内心之静。而苔色青青,翠竹森森,一片青绿,又从色调上渲染了这环境的葱茏幽深。“日出”照应“晨”,紧扣题目,再次点明时间。旭日冉冉,雾露濛濛,青松经雾露滋润后仿佛象人经过梳洗、上过油脂一样。这是用拟人法写青松,也是用“青松如膏沐”进一步写环境的清新。这就使读者体会到诗人通过优美宁静的寺院之景传达出一种独特的心境和思想感情。这是“闲人”眼中才能看得出的静谧清幽之景,抒发的是“闲人”胸中才有的超逸旷达之情。再看结尾二句:“淡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意思谓宁静冲淡难以言说,悟道之乐心满意足。诗人触景生情,直抒胸臆,看来似乏含蓄,有蛇足之嫌,但一经道破,又觉意味更深一层。它既与前面的景物相连,写出“闲人”欣喜愉悦而又多少带点落寞孤寂的韵味;又与前面的读“经”相呼应,诗人自认为是精通了禅经三昧,与当时的佞佛者大相径庭,其悟道之乐自然心满意足了。这就又透露出诗人卑视尘俗、讽喻佞佛者的孤傲之情。而这两者——情景与读经,前后呼应,融为一体。诗人巧妙地把自然景物契合进自己主观的“禅悟”之中,其感受之深,妙不可言,真是达到了“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境界。从章法上看,全诗自晨起读经始,至末以日出赏景惮悟终,浑然无痕,相映成趣。读完此诗,姑且抛开诗人对佛经所持的错误态度不论,不能不为诗人的于逆境中读经养性、追求事理而又超脱尘俗、寄情山水、怡然自适的复杂心境所感动,从而进到那种“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幽深寂静的艺术境界中去。诗中有禅味而又托情于景,情趣浓郁。

热点阅读

  • 1谜语:无脚也无手,身穿鸡皮皱。谁若碰着它,吓得连忙走。(打一动物)
  • 2庭户无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气先清。
  • 3唯美爱情诗句大全 庭院深深深几许
  • 4城雪初消荠菜生,角门深巷少人行。
  • 5谜语:此去纵难归,泪纷飞。默默别后料无聚,人去也,何道他日再会。(打一新词语)
  • 6谜语:记否相期月下逢,如何未见玉人踪?计时已到两三钟。无事静听谯鼓响,添愁想象马车容,兰频坠蕊犹。(打一诗词句)
  • 7长风萧萧渡水来,归雁连连映天没。
  • 8千里万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
  • 9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
  • 10水色渌且明,令人思镜湖。
  • 11谜语: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三尺浪,入竹万竿斜。(打一古文句)
  • 12谜语:庭院深深深几许(打一电视剧名)
  • 13故人宿茅宇,夕鸟栖杨园。
  • 14谜语:紫色树,开紫花,紫色果里盛芝麻。(打一蔬菜)
  • 15谜语:说它是马猜错了,穿的衣服净道道,把它放进动物园,大人小孩都爱瞧。(打一动物)
  • 16山色遥连秦树晚,砧声近报汉宫秋。
  • 17谜语:左边有个人,不是自己人;右边象个人,是个算命人;两边连起来,本是一家人;女的服侍人,男的领导人。(打一字谜)
  • 18谜语:大道连广宇(打一成语)
  • 19谜语:胖娃娃,没手脚,红尖嘴,一身毛,背上一道沟,肚里好味道。(打一水果)
  • 20谜语:那令狐冲嘻嘻连声,道:“任大小姐,将灯熄了,让我亲亲。”(打一诗词句)
  • 推荐阅读

  • 1武帝宫中人去尽,年年春色为谁来。
  • 2至鹭鸶林,则雪深泥滑,不得前矣。
  • 3谜语:得天独厚艳而香,国色天香美名扬,不爱攀附献媚色,何惧飘落到他乡。(打一植物)
  • 4谜语:垂钓一孤篷,依依波浪中。喜看岚色好,时节正东风。(打一诗词句)
  • 5乍咽凉柯,还移暗叶,重把离愁深诉。
  • 6谜语:祖师道:“,,,你父母原来姓甚么?”猴王道:“我也无父母。”·遥对格(打一人名)
  • 7谜语:上从下起,下连上止。一言蔽之,无邪而已。(打一字谜)
  • 8论道与宇宙
  • 9黄花深巷,红叶低窗,凄凉一片秋声。
  • 10谜语:静若处子,动若脱兔。(打一人名)
  • 11谜语:默祷惟祈乃父安,钗光艳映剑光寒。一樽相对红灯静,貌似六郎气似兰。(打一篇目)
  • 12门隔花深旧梦游,夕阳无语燕归愁。玉纤香动小帘钩。
  • 13村北村南,谷雨才耕遍。秀麦连冈桑叶贱。
  • 14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
  • 15道人憔悴春窗底。闷损阑干愁不倚。
  • 16夜深人静的伤感说说(精彩多篇)
  • 17夜深人静随笔
  • 18深沉秋色,静默幽思散文
  • 19绛雪生凉,碧霞笼夜,小立中庭芜地。
  • 20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 21半夜衔枚,满城深雪,忽已亡悬瓠。
  • 22阁道步行月,美人愁烟空。
  • 23静美中流连
  • 24谜语:先取荆而图蜀中,东连孙权北拒曹,合为上计。(打一人名)
  • 25鼎湖流水清且闲,轩辕去时有弓剑,古人传道留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