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唐书》卷二百一十六下 列传第一百四十一下 ◎吐蕃下永泰、大历间,再遣使者来聘,于是户部尚书薛景仙往报。诏宰相与吐蕃使者盟。俄寇灵州,掠宜禄,郭子仪精甲三万戍泾阳,入屯奉天。灵州兵破虏二万,上级五百首。景仙与伦泣陵偕来,请境凤林关,而路悉等十五人又来。三年,虏引......

  • 《旧唐书》卷一百四十七 列传第九十七 ○杜黄裳高郢(子定)杜佑(子式方从郁式方子悰从郁子牧)杜黄裳,字遵素,京兆杜陵人也。登进士第、宏辞科,杜鸿渐深器重之。为郭子仪朔方从事,子仪入朝,令黄裳主留务于朔方。邠将李怀光与监军阴谋代子仪,乃为伪诏书,欲诛大将温儒......

  • 《宋史》卷一百四十七 志第一百 ◎仪卫五○绍兴卤簿皇太后皇后卤簿皇太子卤簿妃附王公以下卤簿绍兴卤簿。宋初,大驾用一万一千二百二十二人。宣和,增用二万六十一人。建炎初,裁定一千三百三十五人。绍兴初,用宋初之数,十六年以后,遂用一万五千五十人;明堂三......

  • 《宋史》卷一百四十三 志第九十六 ◎仪卫一○殿庭立仗綦天下之贵,一人而已。是故环拱而居,备物而动,文谓之仪,武谓之卫。一以明制度,示等威;一以慎出入,远危疑也。《书》载弁戈、冕刘、虎贲、车辂,王出入,执盾以夹王车。朝仪之制,固已粲然。降及秦、汉,始有周庐、......

  • 《清史稿》卷三百六十 列传一百四十七 司马騊王秉韬嵇承志康基田吴璥徐端陈凤翔黎世序司马騊,字云皋,江苏江宁人。乾隆中,大学士高晋为两江总督,辟佐幕司章奏。习河事,以从九品留工效用,授山阳主簿。累迁淮安同知,仍兼幕职。从晋塞河,屡有功。萨载继任总督,亦倚之。......

  • 《新唐书》卷二百一十五下 列传第一百四十下 ◎突厥下毗伽可汗默棘连,本谓"小杀"者,性仁友,自以立非己功,让于阙特勒,特勒不敢受,遂嗣位,实开元四年。以特勒为左贤王,专制其兵。初,默啜死,阙特勒尽杀其用事臣,惟暾欲谷者以女婆匐为默棘连可敦,独免,废归其部。后突骑施苏禄自......

  • 《旧唐书》卷一百四十 列传第九十 ○韦皋(刘辟附)张建封卢群韦皋,字城武,京兆人。大历初,以建陵挽郎调补华州参军,累授使府监察御史。宰相张镒出为凤翊陇右节度使,奏皋为营田判官,得殿中侍御史,权知陇州行营留后事。建中四年,泾师犯阙,德宗幸奉天,凤翔兵马使李楚......

  • 《通典》卷一百四十三 乐三 十二律先王通於伦理,以候气之管为乐声之均,吹建子之律,以子为黄锺,(十一月之辰名子。子者,孳也,阳气至此更孳益而生,故谓之子也。律,法也。隶首作数,博物志曰:"隶首,黄帝臣。"一说隶首,算法者。大挠作甲子,吕氏春秋曰:"黄帝师大......

  • 《通典》卷一百四十一 乐一 乐序夫音生於人心,心惨则音哀,心舒则音和。然人心复因音之哀和,亦感而舒惨,则韩娥曼声哀哭,一里愁悲;曼声长歌,众皆喜忭,斯之谓矣。是故哀、乐、喜、怒、敬、爱六者,随物感动,播於形气,协律吕,谐五声。舞也者,咏歌不足,故手舞之,足蹈......

  • 《全唐诗》卷一百四十二 卷142_1【驾出长安(一作宋之问诗)】王昌龄圣德超千古,皇风扇九围。天回万象出,驾动六龙飞。淑气来黄道,祥云覆紫微。太平多扈从,文物有光辉。古卷142_2【驾幸河东】王昌龄晋水千庐合,汾桥万国从。开唐天业盛,入沛圣恩浓。下辇......

  • 《清史稿》卷三百五十六 列传一百四十三 洪亮吉管世铭谷际岐李仲昭石承藻洪亮吉,字稚存,江苏阳湖人。少孤贫,力学,孝事寡母。初佐安徽学政朱筠校文,继入陕西巡抚毕沅幕,为校刊古书。词章考据,著於一时,尤精揅舆地。乾隆五十五年,成一甲第二名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年已四十......

  • 《宋史》卷一百八十七 志第一百四十 ◎兵一(禁军上)宋之兵制,大概有三:天子之卫兵,以守京师,备征戍,曰禁军;诸州之镇兵,以分给役使,曰厢军;选于户籍或应募,使之团结训练,以为在所防守,则曰乡兵。又有蕃兵,其法始于国初,具籍塞下,团结以为藩篱之兵;其后分队伍,给旗帜,缮营堡,备......

  • 《新唐书》卷一百四十七 列传第七十二 ◎三王鲁辛冯三李曲二卢王思礼,高丽人,入居营州。父为朔方军将。思礼习战斗,从王忠嗣至河西,与哥舒翰同籍麾下。翰为陇右节度使,思礼与中郎将周佖事翰,以功授右卫将军、关西兵马使。从讨九曲,后期当斩,临刑,翰释之,思礼徐曰:"死......

  • 《新唐书》卷一百四十二 列传第六十七 ◎李杨崔柳韦路李麟,裔出懿祖,于属最疏。父濬,历润、虢、潞三州刺史,以诚信号良吏。开元中,终剑南节度按察使,赠户部尚书,谥曰诚。麟好学,善文辞。以父荫补京兆府户曹参军,举宗室异能,转殿中侍御史。累擢兵部侍郎,与杨国忠同列,国......

  • 《明史》卷一百四十二 列传第三十 铁铉暴昭(侯泰)陈性善(陈植王彬崇刚)张昺(谢贵彭二葛诚余逢辰)宋忠(余瑱)马宣(曾浚卜万朱鉴石撰)瞿能(庄得楚智皂旗张王指挥杨本)张伦(陈质)颜伯玮(唐子清黄谦向朴郑恕郑华)王省姚善(钱芹)陈彦回(张彦方)铁铉,邓人。洪......

  • 《旧唐书》卷一百四十二 列传第九十二 ○李宝臣(子惟岳惟诚惟简惟简子元本)王武俊(子士真士平士则士真子承宗承元)王廷凑(子元逵元逵子绍鼎绍懿绍鼎子景崇景崇子镕)李宝臣,范阳城旁奚族也。故范阳将张钅巢高之假子,故姓张,名忠志。幼善骑射,节度使安禄山选为射......

  • 《明史》卷一百四十五 列传第三十三 姚广孝张玉(子輗軏从子信)朱能邱福(李远王忠王聪火真)谭渊王真陈亨(子懋徐理房宽刘才)姚广孝,长洲人,本医家子。年十四,度为僧,名道衍,字斯道。事道士席应真,得其阴阳术数之学。尝游嵩山寺,相者袁珙见之曰:“是何异僧!目三角,形......

  • 《宋史》卷一百八十八 志第一百四十一 ◎兵二(禁军下)熙宁以后之制骑军殿前指挥使(左右班二。)内殿直(左右班四。)散员(左右班四。)散指挥(左右班四。)散都头(左右班二。)散祗候(左右班二。)金枪班(左右二,元祐二年六月,密院言:"元丰七年,承旨司传宣密院:殿前指挥使左右班枪手......

  • 《新唐书》卷二百一十六上 列传第一百四十一上 ◎吐蕃上吐蕃本西羌属,盖百有五十种,散处河、湟、江、岷间,有发羌、唐旄等,然未始与中国通。居析支水西。祖曰鹘提勃悉野,健武多智,稍并诸羌,据其地。蕃、发声近,故其子孙曰吐蕃,而姓勃窣野。或曰南凉秃发利鹿孤之后。二子,曰樊......

  • 《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一 列传第一百四十一 ◎方伎○崔善为薛颐甄权(弟立言)宋侠许胤宗乙弗弘礼袁天纲孙思邈明崇俨张憬藏李嗣真张文仲(李虔纵韦慈藏附)尚献甫(裴知古附)孟诜严善思金梁凤张果叶法善僧玄奘神秀(慧能普寂义福附)一行(泓师附)桑道茂夫术数占相之法......

  • 《清史稿》卷一百四十五 志一百二十 ◎艺文一清起东陲,太宗设文馆,命达海等翻译经史。复改国史、秘书、弘文三院,编纂国史,收藏书籍,文教始兴。世祖入定中原,命冯铨等议修明史,复诏求遗书。圣祖继统,诏举博学鸿儒,修经史,纂图书,稽古右文,润色鸿业,海内彬彬向风焉。高......

  • 《明史》卷一百四十三 列传第三十一 王艮(高逊志)廖升(魏冕邹瑾龚泰)周是修程本立黄观王叔英(林英)黄钺(曾凤韶)王良陈思贤(龙溪六生台温二樵)程通(黄希范叶惠仲黄彦清蔡运石允常)高巍(韩郁)高贤宁王琎周缙牛景先(程济等。)王艮,字敬止,吉水人。建文二年进......

  • 《明史》卷一百四十七 列传第三十五 解缙黄淮胡广金幼孜胡俨解缙,字大绅,吉水人。祖子元,为元安福州判官。兵乱,守义死。父开,太祖尝召见论元事。欲官之,辞去。缙幼颖敏,洪武二十一年举进士。授中书庶吉士,甚见爱重,常侍帝前。一日,帝在大庖西室,谕缙:“朕与尔义则君......

  • 《清史稿》卷一百四十二 志一百十七 ◎刑法一中国自书契以来,以礼教治天下。劳之来之而政出焉,匡之直之而刑生焉。政也,刑也,凡皆以维持礼教於勿替。故尚书曰:“明于五刑,以弼五教。”又曰:“士制百姓于刑之中,以教祗德。”古先哲王,其制刑之精义如此。周衰礼废,典......

  • 《新元史》卷一百四十五·列传第四十二 赵天锡贲亨赵瑨秉温秉正赵迪椿龄买塔剌浑六十八乔惟忠袁湘王兆刘会赵祥聂珪靳和用王守道李伯佑杨彦珍吴信段直杨珪周献臣染成赵天锡,字受之,东平冠氏人。祖诚,岁饥发栗赈饿者,为乡里所推重。父林,金贞祐之乱,以乡豪保县城,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