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言集 > 范文 > 说课稿 > 【必备】说课稿模板6篇

【必备】说课稿模板6篇

推荐人: 来源: 才华汇 阅读: 5.51K 次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说课稿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必备】说课稿模板6篇

说课稿 篇1

下午好!

一、说教材

今天我执教的课文是人教版第十册3单元的11课《晏子使楚》。我是根据教学进度选择的这篇文章。《晏子使楚》是一篇历史故事,本文主要写了春秋时期齐国的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依仗着国势强盛侮辱晏子;而晏子他以自己的聪明才智,运用了针锋相对、将计就计、顺水推舟等高明的策略,一一加以反驳,维护了个人和齐国的尊严。读来脍炙人口,令人回味无穷、发人深省。全文共6个自然段,可分成三个部分,第1、2自然段为第一部分,交代了晏子出使楚国的背景。第3——5自然段为第二部分,主要围绕楚王侮辱晏子安排了三件事情即:进城门、见楚王、赴酒席。却被晏子一一反驳的过程。第6自然段即是第三部分,楚王改变了对晏子的态度。本文层次清晰,结构明了。第一部分交代了事情的起因,第二部分详细记叙了事情的经过,第三部分交代了事情的结果。本文语言通俗易懂、浅显朴实,适合积累,能有效的丰富学生的语言世界。阅读楚王和晏子的对话,品味晏子语言的精妙之处,感受晏子的魅力是本文语言学习的重点。

★这个阶段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语文学习基础,具备了初步的语文听、说、读、写的能力。也掌握了一定的语文学习方法。因而让他们先学后教不失为一种学习方法的选择。但是由于该年龄段的学生依然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正向着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因而学生对本文几处晏子回应楚王的侮辱的话的理解还存在一定困难。作为教者的我们帮助学生建构感性的认知世界,品味语言的精妙之处,从而达到积累、运用就成为教学的重点。本文最大的教学价值就在于训练学生品味语言之妙,感受晏子的魅力。

二、说教学目标

(★过渡语)基于以上对教材的简析,基于对学生年龄特征的估计,以及针对编者编排意图的揣摩,本课的教学我确立如下的教学目标。

目标一,在知识与能力方面:认读8个字,会写14个字,联系上下文理解“侮辱、敝国、面不改色、尊重”等词语,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晏子是怎样一个人。

目标二,在过程与方法方面:体会文章的表达顺序,初步领会通过对话来刻画人物特点的.表达方式。品味晏子语言之妙。

目标三: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会他们明辨是非,理解晏子的智慧,知道他是怎样维护齐国的尊严的。

对于以上的教学目标,我认为教学重点是:了解故事内容,品味语言之妙,感受晏子的魅力。教学难点是:初步领会通过对话来刻画人物特点的表达方式。理解晏子的智慧。

三、说教学理念

(★过渡语)对于以上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的确立,主要依据是教材的特点,学生的语文实际学习水平以及课标的要求。我们知道,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有自己独特的学科性质。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打算采用以读为本、以生为本,紧扣语言文字,读读议议,品读揣摩,充分展示学习语言的过程。针对本文我认为让学生自己朗读体验、质疑问难,读文找句,合作交流能有效地体会晏子巧妙机智应对楚王的侮辱维护自己和国家的尊严,我相信让学生自己学是最好的一种学习方式,我也力求让教路,文路、学路三者合一,融为一体。

四、说教学流程

(★过渡语)我带着这样的教学理念为了更有效地落实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力求简简单单,扎扎实实地上好语文,真实展开我的教学流程。我的教学流程有以下几大板块。

(一)导入

(二)初读

(三)品读

(四)总结

(一)导入,解释课题

1、板书课题:晏子使楚。理解“使”,出使。

2、生读课题,师介绍晏子,说明“子”是古代对对

有学问有贡献的男性的尊称。说说,你知道中国古代还有哪些著名的人物。比如:孔子、孟子等。

3、解释课题“晏子使楚”

是啊,晏子出使楚国,那作者又是怎样写他出使的原因经过和结果的呢?让我们一起来跟着晏子去楚国看一看。

(★设计意图)这里我采用了开门见山法直接板书课题导入了新课,关注了课题。因为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即文眼。从题目入手往往能生发教学的切入点。

(二)初读课文

在初读课文时,通过让学生用心地初读课文,教者帮助他扫清阅读障碍。我主要从字音、字形、字义三方面予以重点指导。

纠偏字音:乘(第二声)机枳(翘舌,第三声)大夫(注意多音字,这里念dafu)

注意字形:晏辱(都为上下结构)柑橘枳(注意偏旁同为:木)

在字义方面,我主要通过让学生查字典、查词语手册和联系上下文在语境中相机理解,比如囚、侮辱、大夫等

二是在学生初读过后,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感知与把握。我就是让学生说说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在学生说的基础上我随机梳理板书,达成感知的目标。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这两个目标的实现,我主要着眼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通过对文章的把握,作为感知的侧()重点,以求学生初读后有一个整体的印象,为品读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品读课文

(★过渡语)这样子,我的教学就进入到了细读、品读环节。这一部分是教学的重点,是落实教学目标的主要载体。

1、细读第3自然段晏子和楚王间的第一回合较量:

(1)标注出楚王第一次侮辱晏子的语句,并谈谈你是如何理解的?

(2)找出晏子回击楚王的话,自由朗读,根据提示谈谈晏子语言之妙。(让学生自由说理)

(3)晏子回击的结果如何?(楚王只好吩咐大开城门,迎接晏子。)

(4)楚王开城门是无奈的,否则就要承认楚国是狗国,自己是狗王了。扮演角色有感情地朗读。

(四)、总结

在初步领会人物的特点后,顺势而结,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欲望。五、五、说板书设计

最后,我说一说这课的板书,我的板书是这样的:

晏子使楚

侮辱

楚王晏子

反侮辱

这样的板书设计就是文章教学重难点的缩影,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简洁的板书为我们的教学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

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1、说教材分析

《姥姥的剪纸》是苏教版第十一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主要描述了作者“我”有一位剪纸技艺高超的姥姥。说她普通,她实在又不普通 ,一手高超的剪纸技艺,让所有的人都赞不绝口。姥姥手里的剪纸会说话,会传情,永远牵动着“我”的心,让祖孙有了太多的回忆与快乐;说她不普通,她实在又太普通,每天洗衣、择菜、淘米、喂猪,与所有的姥姥一样,朴实平凡,日夜操劳,与外孙相濡以沫,有着浓得化不开的亲情。全文总共13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部分。其中“剪纸“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也是情感的载体。沿着这条主线,就可以披文入情,走进姥姥与作者的内心情感世界,整篇课文语言优美,情感饱满,通过动情地读就可以感受到姥姥对“我“的深情及“我“对姥姥的思念 。

2、说教育目标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高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本课教材的训练重难点,特制订以下教学目标:

⑴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⑵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 这句话的含义。

所定上述目标做到了对以下三个方面的有效渗透:

① 在知识能力方面,让学生能自读自悟 ,从字里行间 感受到姥姥的心灵手巧 ,勤劳善良,及对我的浓浓亲情和我对姥姥的深情思念。同时,让学生学会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句子

②在过程方法方面,让学生学会默读,训练默读速度 ,初步掌握边读边想变批注自己感悟的学习方法 ,培养学生在交流讨论中能够自己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并会补充完善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③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让学生学会捕捉爱、学会感恩。

3、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定为目标

1 让学生能从文字中读出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及对我浓浓的亲情,能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感悟到作者流露的对姥姥的思念。从而让学生能学会用文字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世界。

教学难点

定为目标

2 ,让学生学会联系上下文或者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一些重点句子 。

二、说教法、学法:

结合新课程理念 ,现阶段小学高年级语文学习中以读为本的出发点及本文语言优美、情感饱满的特点,这节课我采用导读法、谈话法, 在课前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预习,在课上引导学生读、悟、交流、理解,从而体会出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容、情感。

在学法方面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预习方法,学会通过画、读、悟、批、谈,从而正确全面地理解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做到与文本与作者进行对话的一系列方法的渗透。

三、说教学程序

根据本课教材特点及制定的目标要求,在教学中我安排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 复习导入

(二)明确任务

(三)交流研讨、读中感悟

(四)升华情感、读中感悟

(五)总结全文、思想教育

(一) 复习导入环节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遵循先让学生整体感知的原则,我设计了一个问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都知道了什么?”这样,让学生在回顾的过程中,就对文章有了一个整体把握,同时把此文的`主要线索,连接祖孙俩的情感载体“剪纸”自然引出,为下文做好铺垫。

(二) 明确任务

在明确任务时,我没有直接出示,而是由让学生看漂亮的真实的剪纸作为切 入口,自然引到姥姥的剪纸,及其剪纸的 活灵活现,栩栩如生,会说话、会传情的一些特点,激起学生急于了解的兴趣 ,接着出示学习任务。

(三) 交流研讨,读中感悟

高年级学生,基本上已经能够预习,又因为课标要求语文要以读为本,因而,在前一天的晚上,我就布置了预习任务,让学生读课文,达到熟读,并在某些你能读出、悟出一些内容句段旁做上批注。因为“剪纸”是贯穿全文的主线索,文中有关剪纸的句段几乎囊括了全文,所以,预习任务与我课堂上的学习任务就不谋而和 。

因而课上,我出示任务后,先让学生结合预习情况作以快速、简单地整理,接着在小组进行交流、补充、完善。这样的设计,一方面让每个学生学会发表自己的见解,尤其是学困生;一方面让学生学会取长补短,会整理完善自己的见解;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倾听能力。

在全体交流时,我遵循读句子——谈感悟——有感情地朗读这样的步骤进行,以读贯穿始终,仍然重视对学生朗读的指导。

在难点方面,进行巧妙地引导,从而降低难度,让学生做到浅入深出,层层剥皮的方法,从而彻底理解 。如在教学“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 ”这句话时,就先让学生说“熟能生巧”和“总剪”的意思,然后在文中找具体阐述总剪得句段。通过读,达到悟,达到理解。之后,又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再谈,谈后再读,再往深里悟,姥姥这句话还告诉我们什么? 学生自然就能说出,做事,要勤练,要持之以恒,要有毅力,有耐心等。

在这一环节中,还注意训练让学生品字析词,如“拴”“缠”“摆弄”等做到由字、词悟句意。

在学生读句子,谈理解中,还穿插些拓展型的小练习,让语文课堂充满趣味性,同时渗透仿写练习,及学生概括能力的练习。如在乡亲们啧啧赞叹姥姥的剪纸动物类时,让学生夸夸植物等其他剪纸类。既进行仿写练习,也活跃课堂气氛 。在理解第13小节时,我又设计了给那幅剪纸取名字的小环节,让学生通过动脑思考取名,加深对这几句话的理解,同时培养概括能力。

(四)升华情感,读写结合

每堂课上的“小练笔”实际上就是为习作做好铺垫,打好基础。因而,需要我们吃准目标 ,把握尺度,适度提升,循序渐进,否则目标提得太高,就会使学生望而却步。因而,在这里我先总结了姥姥对作者的关爱、体贴之情及奶孙俩之间的融融亲情,又穿插了作者后来写得对姥姥临终前回忆的片断,让学生为他们祖孙俩之间浓浓的情意而打动,从而想到有关的人和事,让写出来,学生自然而然就会文思涌动。

(五)总结全文,思想教育。

结合现在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只会享受、索取而不会爱他人,不会感恩的这一特性,在这里进行引导教育,让他们学会捕捉周围人对他们的关爱、呵护,从而懂得回报,感恩,从而结束全文。

四、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方面,我力求简单明了,把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的美德与对作者的关心、呵护、疼爱,板书成“心”形。正因为这些才让作者难以忘怀,深情思念。“难以忘怀,深情思念”八个字板书到“心”形下方。

整个板书的寓意是:姥姥的剪纸,体现了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蕴含着对作者的关心、呵护、疼爱,让作者难以忘怀,深情思念着姥姥,体现他们之间浓浓的亲情。

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1.内容分析:本课是一篇融文学性、知识性、科学性、哲理性于一体的科普文。文章的开始部分通过日出与日落的对比手法,描绘了日落的壮丽与神秘色彩,接着笔锋一转从多个角度介绍了奇异景象都是由幻觉造成的。从而阐明了大千世界有很多奥妙,我们要学会观察生活,要学会通过现象看本质这样一个道理。

2.教材的处理:《落日的幻觉》选自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的第四单元,本单元选的都是一些科普性的说明文,要求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并注意说明文的顺序和方法。 这是一篇事理性的说明文,我将用一个课时来完成教学,课文为我们讲述落日这个普通的现象所孕含的科学道理,由于本文涉及了很多光学上知识,于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会显得很吃力,在面对“折射”,“色散”等光学知识时,由于学生已上过物理的“折射”知识,加上七年级还学了一篇《山市》中的“海市蜃楼”现象也是与课文知识相关的,,因此学生对简单的光学知识还是有所了解,因此,在教材处理内容取舍方面,我兼顾了两个方面:一是重点练习学生快速阅读,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大意,提高学生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 二是适当介绍说明文的有关知识。

二、说教学目标

教育学家布卢说过:“科学地确定学习目标是教学的首要环节,有效地教学始于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新课程标准明确主张“中学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创新精神,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新课标的这一理念应在每一节语文课中体现,结合本文特点,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

(1)基础目标:理解掌握重点词语的音形义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课文的能力,重点培养学生迅速筛选提炼信息的能力 。品读描写落日的相关语句,体会语言的优美

2、过程和方法目标:

分析重点语段,提炼信息语句;课堂延伸,学科整合,训练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探究分析的科学精神,以及准确清楚表述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深入阅读,提高学生科学认知生活的能力和水平,唤起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和意识。激发学生观察自然,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在向学生传播知识的同时,应考虑到教学对象原有的知识基础,有针对性确定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把握课文主体内容,提炼信息语句,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教学难点: 课堂延伸,学科整合,训练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探究分析的科学精神,以及准确清楚表述的能力。

四、教学课时:一课时

五、说教学法:小团队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法

小团队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法是我校申请的南平市级课改课题,一轮课改下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教师与学生都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新一轮课程改革又在进行着,本教案是本课改成果的又一次实践。

教法:

语文课标指出:“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全面提高语文能力。”我从学生掌握的知识基础、发展水平出发, 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三主”教学思想,应用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既能扩大教学内容,也可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学习热情,还可让学生通过直接感知,促进知识的理解和巩固,符合教育教学中的自学性,直观性原则。

2、朗读法。新课程标准要求“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以利于他们积累、体验、培养语感,”所以语文课堂中最动听的声音是琅琅读书声。有感情地朗读是学生与文本最直接的情感交融,因此我采用朗读法。

3、演示法:通过演示筷子在玻璃杯中折射实验,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幻觉,提高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

六、 说学法

罗素说过“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智慧,这种习惯对一个人的未来生活是一种灾难。”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与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我本分重视引导学生自学能力。

1、课前让学生充分预习:通过工具书扫清阅读障碍,提出自己不易理解的问题,锻炼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2、小组合作学习,将全班学生按综合素质等方面搭配,以四人为一组进行小组交流、讨论和全班交流,因为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不一致,利用小组合作学习与自学相结合,指导学生在小组学习中掌握方法,在自学中实践提高,可以培养学生协作精神,共同突破本文的重点难点。

3、练习法。在指导过程中,先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然后根据一系列紧扣中心教学的问题,使学生自主地思考,分析讨论,从而解决教学重难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说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三部分

((转 载于: :落日说课稿)多媒体:创设情景,激发兴趣;演示光折射实验:增加感性认识;图表:提高效率。 利用多媒体实现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在教学中发挥多媒体优势,调动最大适宜的教学资源,能增大教学容量,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让学生乐学、爱学)

八、说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预习:

1、摘录课文中用词准确和生动形象的句子。

2、课外收集有关落日的诗句。

(设计意图:课前布置学习预习课文,对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有很大帮助。学习课文不能局限于教材,课内外结合,以外促内也是学习语文的好方法,这一环节的设计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同时又可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自学能力。)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1、课前三分钟演讲

(设计意图:课前三分钟演讲已坚持了一年多,在本课教学中,采用课前三分钟演讲的教学环节,通过演讲,不仅可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知识,而且也训练了学生“听”的能力,同时口语表达能力以及学生的胆量也可得到锻炼。)

2、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物理学光的折射的演示实验导入:

同学们将筷子放在盛水的玻璃杯子里,看到什么现象?下下面严老师将为大家演示这

个实验,请同学们注意观察。(学生的注意力被吸引)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然后严老师请一位同学回答。(学生小声议论)

生:我看到了玻璃杯中的筷子折断了。这个现象叫光的折射。

师:刚才这位同学回答的很好,他看到玻璃杯中的筷子折断了,这只是我们眼睛产生的一种“幻觉”,在现实生活中落日也会产生各种幻觉。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文章是《落日的幻觉》。

(设计意图:在导入教学中,设计了物理学光的折射的演示实验导入,这能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能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引起学生与课文对话的欲望,开阔学生的视野,也是语文学科与物理学科的相结合,能给学生直观的感受性认识。)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字和拼写有错(多媒体展示)

绮丽、绚丽、殷红、气息奄奄

绮(qǐ )丽绚(xun)丽日薄( bù )西山气息淹淹

殷(yīn )红衰(suāi)减

2、学生多种方式朗读:重点朗读(2)(3)(4)(5)(6)。

教师出示朗读标准:字音规范,语气适中,节奏准确,重音恰当等。

(设计意图:改正错字或音旨在扫清阅读障碍。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环节的设计在于锻炼学生的朗读能力,也是学生感知课文,理解文意的过程。教师示范读,到交替运用轮读、个读、齐读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真正学会读书欣赏,领悟课文生动的说明,优美的语言,借此来落实教学目标。)

(四)、知识大比拼

我先请每小组同学速读课文五分钟,可看相关材料:课前提示、课后练习等,然后老师出题,以小组抢答方式竞赛,比一比,看一看,哪组同学识记的速度快,捕捉信息能力强,(共六个小组)(大屏幕显示)

1、请同学们说说你们记忆中有关“落日”的古诗词

2、作者在第二段描写了日落时的哪些景象?云和天气到底有怎样的关系?

3、文章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4、第4段中“1871年?? 10倍以上。”的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5、第5段中的“这种奇妙的大气光学现象”指的是什么?

6、第3段在全文结构上属于()在内容上起着()的作用。点明这种奇异的景象其实是人的一种幻觉,引出下文对这种幻觉产生原因的说明。

设计意图:(限识5分钟快速阅读课文,根据思考题概括课文内容要点,通过分段训练,理清课文思路,从整体上把握课文。这一环节实际,在调动学生参与小组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主动学习等方面有很大的效果,也是训练学生获取关键信息的能力以及筛选、归纳概括信息的能力的一个过程。)

(五)、精读3—5段,小组合作完成下列表格和问题

刚才有位同学说出唐代诗人王维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两句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博大。但落日真是这样吗?(多媒体展示)——落日是扁的!

落日怎么会是扁的?难道古人观察错了?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文章,走进美丽梦幻的夕阳。

再读课文4--7段,思考在这一部分中用了哪些说明的方法。

1)、1871年,英国科学家瑞利证明,短波光的散射比长波光要强得多,所以,阳光中的短波光--紫色光被大气层中微小尘埃和空气分子散射,要比长波光--红色光强10倍以上。

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准确生动形象说明地球大气会使光线散射。

2)、最令人迷惑的幻觉,是日落时的太阳看上去要比高挂天空时大两倍半到三倍半,就像一个巨大的玉盘远挂天边。

打比方、作比较生动形象地说明由于幻觉,人们看到黄昏的太阳远大于中午的太阳,把黄昏的太阳比作巨大的玉盘,形象说明黄昏太阳的巨大形状。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完成图表的过程来了解课文按逻辑顺序,由现象到原理向我们揭示了“落日的幻觉”产生的科学原因,重点训练学生抓住内容要点,筛选信息的能力。这也是本文教学的重难点所在。分为两大板块:一是“填图表”部分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后明确,,抓住内容要点,筛选信息,了解“落日的幻觉”产生的科学原因可以从三方面入手:1、是摘录关键词语,2、是根据具体描述进行概括,3、是联系上下文进行归纳;二是“讨论问题部分”,学习作者综合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来说明课文内容。这两部分教学在学法指导方面体现了教、扶、放的一个过程。)

(六)、拓展研究

1、在介绍幻觉现象时,按照“体积变大,颜色殷红,形状变扁,背后有暗弧亮弧,有时有紫光出现,”这样的顺序介绍的,但是,原理介绍中却不是这样的顺序介绍的,这样行文的原因是什么?

2、朗读课文第1——3段,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第1段从人们观注日出而不太重视欣赏日落写起,引用两句古诗文推测人们的心理,引用古诗文的作用是什么?

2)、第2段主要运用什么表达方式,写日落时种种景观。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

3、读写结合

请同学们用简洁优美的语句描绘自己看到过的落日景象。

例如:①、西边的天空悬着一轮红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落日的余辉洒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此环节重在自主合作探究,进行探究性学习。教师设计有梯度有思维价值的问题,让学生根据小组情况合作探究完成。教材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桥梁,是已知与未知的中介,学习课文要有运用已有认知来解决问题的能力。读写结合的设计在于帮助学生活化教材,在文本嫁接与改造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很有帮助,尽可能使每个人都能尝试成功,经历创造的幸福,实现人生的超越.)

(七)、研究性作业 :

既然日落的幻觉如此美轮美奂,那么日出的幻觉又怎样呢?从现在开始的一个月内,请同学们观察日出现象,模仿课文写观察日记。

提示:写描写文字时,可以按日出(落)前→日出(落)时→日出(落)后的顺序写出特点。注意交待清楚自己的观察点,既要抓住太阳的静态特点,也要注意日出(落)时形状、颜色、光线等方面的变化,同时还可以进行适当的联想和想象。

(设计意图:教材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桥梁,是已知与未知的中介,学习课文不能局限于教材,课内外结合,,让学生写观察日记也可检测学生对课文知识的迁移运用,以内促外,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八)、说板书设计

落日的幻觉

黄天祥

落日幻觉:深黄、殷红 暗弧、亮弧 紫光 变扁变大原理:散射大气层密度不同眼睛叠合 折射

(设计意图:板书是教师备课过程中构思的艺术结晶,是学生感知信息的视觉渠道,可以帮助学生明确知识结构,正确把握知识内部的各种联系。本课板书设计能清楚的显示出本文的“从现象到原理”的结构,学生能直观地理解本文按逻辑顺序,由现象到原理向我们揭示了“落日的幻觉”产生的科学原因,加深学生的印象。)

说课稿 篇4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六课第一框《知识助我成长》新课程改革中以倡导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理念,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坚持以新课改理念为先。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模式、教学设计、板书设计、课堂评价”六个方面对本节内容进行说明 。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知识助我成长》是《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六课的第一个框题。这一框题主要依据“我与他人的关系”中“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义务”的内容而设计的。这一框题对整个教材的连贯性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习目标

结合八年级学生的认识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订了以下教学目标:

1、情感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列举“知识改变命运”的成功人帮助学生树立“知识改变命运”的理念。培养学生接受义务教育的自觉性。

2、能力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分析案例。使学生正确认识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

3、知识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和教师讲解,使学生理解教育、受教育权、义务教育的含义,通过分析“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成就未来”的事例,明确教育对个人、国家的作用,掌握义务教育的特征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教育对个人、国家的作用。

设计理念:当今社会是学习型社会,学生只有认识到教育的重要作用,才能更好的接受教育。学会学习,才能更好的迎接时代的挑战。 2、教学难点:义务教育的涵义特征。

设计理念:八年级学生正处于义务教育阶段,但因为年纪小,对义务教育的相关知识了解太少,认识不足。他们只有明确义务教育是法律赋予公民的责任,这样他们才能学会保护自己的受教育权利,履行受教育的义务。义务教育的三大特征是对义务教育的进一步丰富,它可以使学生更全面、更深入理解义务教育。

二、说学情

八年级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接受义务教育阶段。但他们对义务教育的概念是很模糊的,甚至在对义务教育的理解上存在很多误区。其次,从心理发展阶段看, 八年级学生正处在青春期,具有较强的叛逆心理,面对繁重的学习负担,容易产生厌学心理。这就使他们难以正确的行使受教育的权利,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因此,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认识教育的重要作用,正确理解义务教育的涵义、特征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说教学模式

依据新课程提出的“回归生活的课程生态观”的教学理念,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从课本回归现实生活学习、掌握知识,从而突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教学理念, 这节课是新授课,在新课程理念下,倡导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自主性,我采用生本的教学模式。而且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很贴近学生生活。在教学中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于是我采用以下下教学方法: (一)、合作探究法:设计理念:《课标》要求,要以学生成长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我将运用讨论教学法突破教学重点,以教学内容与时代热点话题作为材料组织学生讨论,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情境法: 设计理念:我采用情境教学法,容易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融入情境,让他们的情感在情境中得到体验,从而掌握知识,突破教学难点。

四、说教学设计

采用【视频导入】 视频预计用时3分钟

(设计意图:引用时政材料导课,体现思品课的思想性与时代性,引出课题,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本课共设计四个环节:

第一环节 :学生自主学习完成相关问题预计用时6分钟

(设计意图:使学生通过阅读 教材对所学的知识有初步了解,为后面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第二环节:感悟教育的力量 预计用时10分钟 1、领会教育的作用(个人) 活动二: 通过苏明娟等人今夕对比和让学生讲述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的成功人士的故事及自己的切身感受

(设计意图:通过他人及系学生的切身体会,加强学生对教育作用的理解。突破教学重点)

2、领会教育的作用(国家,民族)

(设计意图:通过看图片,从感性认识中国的发展壮大,通过教师点拨进一步从理性层面认识到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突破教学重点。) 第三环节 小组合作探究受教育权预计用时10分钟

1、列举图片及出示父女对薄公堂的案例让学生明确受教育既是权利也是义务 2、出示教育法及赤峰收费标准的图片让学生体会义务教育的特征 活动三 : 小组合作完成父女对薄公堂的案例后四个问题.

(设计意图:义务教育是本课的难点,学生不容易理解,通过图片及举例,学生不仅掌握了概念特征,而且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课堂小结】 2分钟

引领学生概括本节课教学内容。 (目的回归目标,自我检测) 播放视频《中国梦 我的梦》 (4)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时刻勉励自己不断学习,珍惜受教育权,自觉履行受教育义务,肩负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五 、板书设计

知 识 助 我 成 长

一、教育为人的幸福生活奠基 1、教育的含义 2、教育的作用

二、我们享有受教育权 3、受教育权的含义

4、义务教育的含义及特征

这样的板书设计简洁明了、重点突出、一目了然、画龙点睛。

六、说课堂评价

为了关注每一个学生,实现教育过程的公平,不让一个学生掉队。而在评价方式我采用个别评价和小组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个别学生的评价其目的是激励学生,小组评价其目的是鼓励学生的合作学习,让学生形成合作的团队。

说课稿 篇5

一、 说教材:

《说声“对不起”》节选自小语北师大版第五册第三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课文讲述了“我”不小心,手中的铅笔把同桌陆叶的下巴划破了,老师让“我”向他道歉,可“我”说不出口;最后在老师、同学的鼓励下,“我”克服了心理障碍,大声地向同学说了声“对不起”。课文告诉同学们,讲文明、懂礼貌是一个小学生应有的好品质。

二、 说目标:

根据课文编排与新课标理念,我制定了如下三个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明白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小学生做错了事,就应该主动道歉,承认错误。

能力目标:抓住“我”在这件事当中的神态与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我”的心理变化——即超越自“我”的过程,培养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

思想品质目标:在学习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习惯,从小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学生。

三、 说教法:

我们强调一堂好的语言课应面向全体学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主动获取。因为这是一篇精读课文,精读课文的教学,要注意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合作学习。要提倡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老师的指导,围绕重点开展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让学生在阅读的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

四、 说学法:

根据以上教学方法,学生可采用“问一问,说一说,读一读”的方法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问”自己不懂的地方,“说”自己理解地内容,“读”文中的重点词句。学生始终在教师的引导下动脑、动手、动口。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取知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

五、 说重难点:

教学重点:以培养学生感悟语言文字为重点,抓住“我”的神态与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我”是怎样超越自“我”的。

教学难点:是什么力量促使“我”说出“对不起”这三个字的,即“我”是在什么情况下说出这三个字的。

六、 说教学程序:

(一) 谈话,引出课题,质疑。

让学生说说你们平时使用过哪些文明语言呢?当我们的行为给别人带来麻烦时,“我”

们应该说声——,生齐接“对不起”,引出课题,板书,齐读课题。

(由生活出发,自然引入。学生有话可谈,创设了和谐的课堂氛围。)

质疑:看到课题你们有哪些疑问?

学生自由发问,“谁”说,为什么说,怎样说,说的结果如何,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以课题为辐射点,帮助学生把握课文概要,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 初步阅读课文,整体感知。并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让同学带着疑问自由朗读课文,同时提出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检查朗读情况,师生评议。

(评议要中肯恰当,以激励性语言为主,让学生乐于朗读。)

解疑:通过刚才的朗读,你们已解决了哪些疑问?

学生释疑结果:其它容易回答,但“我”在什么情况下说出“对不起”的,三年级学生说不清楚。

(学生自己提问,然后通过朗读,又自己解决。解决不了,再在老师的进一步引导点拨下,让学生自己寻得答案,学生的阅读能力就是这样培养起来的。)

(三)、抓住重点段,深入学习课文。

过渡:“我”在什么情况下说“对不起”的呢?这个问题我们暂时放一放,让我们先来学习第一自然段。

1、学习第一自然段:

学生朗读并思考:“我”以前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通过抓关键词语“并不固执自私”体会出“我”是一个知错能改的孩子,也是一个能为他人考虑的孩子。

通过对“挨板子”的影视镜头的回忆,并与我不敢向别人认错的心情比较,初步感受“我”向别人认错的痛苦难受的心情。

(注意联系已有的生活阅历,加深对文本的感悟。)

朗读体会“我”的心情。

2、学习的四自然段:

过渡:正因为“我”有这样一个毛病,所以当“我”用铅笔划破了同桌的下巴后,老师要“我”道歉,“我”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学生自由朗读,体会“我”的心情。

班级交流,说说读出了“我”当时什么样的心情,你是从哪一句话当中体会出这种心情的。

① 从“可不知怎的,我的`嗓子眼儿里像堵了快石头似的,连一个字也吐不出。”“我愣愣地站在同桌前,不敢看任何人的脸。”看出“我”当时心里难受、紧张、害怕。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有没有过类似的体验。

② “在心里,我不知已责备自己多少遍了。”看出自己知道做错了,很自责的心理。

反复朗读,读出“我”难受、紧张、害怕、自责的心理。

联系上下文,进一步体会”我”的心理活动。请同学们再找找还有哪些句子也表达了“我”的这种心情。共三句:

① 我一时不知所措,窘得满脸通红。

② “我——我——”我支支吾吾,半天说不出话来。

③ 要说出这三个字,真的好难好难。

朗读体会。

(经过学生深入探讨,把握了我当时的心理活动,实现了情感的“内化”“吸收”的过程,朗读则是对己理解的思想内容的“外化”“升华”的过程,这两个过程是相辅相成、又相互促进的,也就是“在读中悟”和“以悟促读”的有机结合。)

3、学习五——八自然段

过渡:“我”要说出这三个字,是那么难,那最终是什么力量促使“我”说出“对不起”的呢?

默读五至八自然段。

小组讨论。

班级交流。

小结:在老师同学的鼓励下,在“我”提高了自己认识的前提下,在榜样的推动下,“我”终于鼓足了勇气说出了“对不起”三个字。

(这是课文的难点,但经过上面的铺垫,以及同学之间的讨论交流,也就水道渠成了。)

(四) 总结全文,回归生活。

1、 做填空题。

“我”说了“对不起”后,老师( ),同桌( ),同学们都( ),“我”和陆叶还( )。

2、 总结性提问:这个结果好不好。同学们喜不喜欢课文中的”我”?说说理由。

3、 十运会即将在南京举行,我们南京市开展了争当文明市民的活动,同学们也是当中的一员,你们打算怎么做。请用几句话写下来。

4、 交流,点评。

(语文只有与自己的生活密切联系起来才能充满活力,才能更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作业

1、熟读课文,读出情感。

2、搜集文明礼貌用语至少三条。

3、搜集讲文明、懂礼貌的故事一则。

(任选两项。)

七、板书:

说声“对不起“

以 前: 向别人认错难受

老师同学的鼓励

那 一 次 后: 超越自我

我的认识、榜样、勇气

说课稿 篇6

一、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报刊的一般制作过程。

2、知道电子报刊的版面设计要点及报刊版面的结构。

3、能够根据任务需求,熟练使用文字处理工具软件加工信息,表达意图。

4、理解电子报刊的参考评价要素。

能力目标

5、设计电子报刊要应用到多方面的知识,同时给学生提供了自由发挥的空间,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6、初步学会分析文本信息加工的任务需求,能根据主题内容、接收方特点,从而选择合适的信息表达形式、信息加工工具、对表达主题内容的文本加工的能力。

情感目标

6、促进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设计能力、审美能力的提高,鼓励学生溶入自己的个性制作出新颖、吸引人的作品。

二、说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如何利用文字处理工具软件加工信息,并以电子报刊形式表达意图。

教学难点:如何根据任务需求,熟练使用文本处理等工具软件加工信息,并选择恰当的效果形式充分表达主题内容。

三、说教材

教材采用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广东基础教育课程资源研究开发中心信息技术教材编写组编著的《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本节内容是第三章信息加工与表达(上)中的《报刊类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利用通用工具软件(如Word)加工和处理电子报刊类的信息,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已有的学习经验和技能的基础上所进行的提炼与提高,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在文字处理等操作使用方面,能够根据具体需要恰如其分地表达意图。本节着重引导学生从如何分析任务需要着手,学会从需要中寻找技术解决的办法或策略,从而实现利用恰当的技术表现形式呈现主题,表达意图。引导学生经历电子报刊作品创作的整个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念头,培养学生整体规划能力和审美情趣。

四、说学情

由于我校学生初中阶段信息技术教学的欠缺,不少学生连文字的输入都存在很多问题,因此,本节课除了向学生介绍文本信息加工的相关知识外,更为重要的是还需要向学生介绍WORD的基本操作,让学生了解相关的文字排版的版式、格式、字形、字号、字体等图文混排的基本知识。对于根据任务需求解决实际问题,他们大多数缺乏问题分析、整体规划和设计制作等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制作电子报刊作品,让他们在经历完整的作品制作活动的过程中,逐步领会利用工具软件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形成良好的习惯和信息表达能力。

五、说教学方法与策略

计思路及分析

《报刊类文本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这节课,是着重培养学生利用工具软件表达意图的能力。学好这节,可以培养学生的整体规划能力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同时使学生在已有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得到概括和提高。

本节课计划生动的案例、实物展示等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并导入新课。然后向学生展示本节课的任务需求,学生相邻4名为一组,以小组协作的形式参与教学活动,通过讨论、交流、共享、师生共同参与分析案例等活动,最终小组合作完成作品制作。在作品创作过程中,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学会与他人协作,共同创作出新颖的作品,同时在作品的创作中得到知识的升华与提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直处于积极主动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只是起解惑、组织好课堂的指导作用。在自主、探索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审美能力都得到发展,学生的知识综合应用能力也得到加强。

六、说教学过程

1、以案例观摩引出“电子报刊制作的一般流程”。

2、看完如此漂亮的电子板报,在同学们的赞叹声中引出这些电子板报其实就是利用我们熟悉的文本信息加工软件Word制作出来的(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搜集、了解可以制作电子板报的其它工具软件)。然后以准备挑选电子报刊优秀作品为楔机,导入新课,启发学生要自己设计一份电子报刊,展示自我并学会与他人合作、协调,通过竞争来达到目的。

3、观赏、分析电子报刊《中学梦之旅》,交流讨论主题、风格、特点等。让学生对电子板报有初步的认识,并被其创作、设计出来的精美效果所吸引。从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得知这么精美、吸引人的作品是用我们熟悉的软件制作出来的之后,更是点燃学生心中对制作电子板报的渴望。

4、情景创设一步一步开张教学过程。

(1)、下发一张实物报纸,让各小组观察并讨论,一张报纸设计有哪些要素构成?版面有什么特点?你从中发现了些什么共有的特性?

(2)、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逐步引导学生,了解报刊类文本信息加工的一般过程。

(3)、教学活动中注意对实际案例的分析,并通过不同形式作品的对比,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审美能力,进一步深化教学效果。

5、及时反馈、总结,提炼知识内容。

6、学生活动:

(1)、利用教师提供的FTP地址下载优秀作品,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对其作出评价,对比,思考这些作品的构成要素是否达到了报刊类文本信息教工的基本要求,找出优缺点。

(2)、利用教师提供的FTP地址下载“一些实用的小技巧”,学生自主学习,了解图文混排的一些关键技巧的使用、操作方法。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教师留的学习任务:根据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四人一组,拟定一个主题,收集并选择素材,设计一份班级电子板报的版面(A4版面两版)。

我的说课到这里结束,谢谢大家!请大家给予评价和指导。